CGS Logo
企業動態
Corporate News

專家解讀北京市推進節能低碳和迴圈經濟標準化工作實施方案(中)

來源 時間:12/8/2015

恒有源科技發展集團(微信號:HYYESSTD)專注於淺層地能作為建築物供暖的替代能源的科研、開發和推廣。致力於原創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實現為建築物無燃燒智慧供暖(冷),大力發展地能熱冷一體化新興產業。

 

      近日,北京市發改委與質監局聯合向社會公佈了《北京市推進節能低碳和迴圈經濟標準化工作實施方案(2015—2022年)》。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李愛仙在進行解讀時表示,《方案》提出構建體現北京特色、指標水準先進、系統構成完善的節能低碳和迴圈經濟標準體系,其中眾多標準是國內首次提出,這些標準實施後將在全國範圍內帶來巨大的示範效應,對進一步完善國家及其他地區的節能低碳標準體系,促進標準化帶動節能低碳工作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在全國率先提出綠色迴圈低碳發展標準化思路

 

      今年4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加強節能標準化工作的意見》,明確了未來幾年我國節能標準化工作的目標和主要任務。李愛仙介紹,在此基礎上,北京市此次出臺的《實施方案》則不僅僅關注節能,而是將工作範圍進一步擴展到節水、低碳、迴圈經濟等領域,特別是在全國率先研究提出了綠色迴圈低碳發展標準化思路,構建形成了節能、碳排放管理、迴圈經濟以及綠色設計與綠色管理等四大標準體系框架,重點覆蓋了建築、交通、園區等領域,包含了設計與生產、技術與產品、檢測與核查、管理與評價等節能低碳工作的主要要素,是一種全新而有益的嘗試。
      在構建節能低碳和迴圈經濟標準體系的過程中,《實施方案》覆蓋了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如在產業准入環節,突出總量控制,重點提高用能、用水、用地和碳排放准入要求;在資源能源利用環節,突出利用效率,重點提高建築系統能效指標和環境設施的環保指標要求;在末端排放環節,突出強度控制,合理確定全市、功能分區、產業園區、社區等不同層面的資源能源限額和排放減量值。
      此外,《實施方案》在制定過程十分注重落地和實操性,起草小組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在標準體系框架指導下,根據工作需要、輕重緩急和可實現程度,提出了第一批3年90餘項的擬制修訂標準計畫,其中眾多標準應該是國內首次提出,如軌道交通節能技術規範、能效領跑者評價導則、綠色生態示範區運營管理規程、賓館碳排放管理規範、社區低碳運行管理通則、企事業單位碳中和實施指南節水型林地、綠地建設規範,等等。這些標準若能順利完成併發布實施,將在全國範圍內帶來巨大的示範效應,對進一步完善國家及其他地區的節能低碳標準體系,促進標準化帶動節能低碳工作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李愛仙認為,本次北京市的標準制定流程嚴謹有效,以往每年徵集專案,現在以3年為週期提出標準制定清單,每年調整,增強了專案的延續性和靈活性。徵集到的專案通過評審後予以立項,通過單位遴選並通過資金評審確定資金支持額度。編制期間將開展多次專家評審,並公開徵求意見,送審報批獲准後公佈。值得注意的是,從規定立項到發佈時間為期一年,避免編制過程延期滯後。同時,本次編制率先提出要建立地方節能低碳和迴圈經濟後評價機制,在標準發佈一年後客觀評估其實施的節能低碳和迴圈經濟效益。此外,本次標準復審年限由5年縮短為3年,有效保證了已有標準的時效性。
      標準的生命力在於應用,在於實施。一直以來,我國節能低碳標準實施存在著薄弱環節。節能低碳標準化涉及各行各業,覆蓋各個環節,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動員各部門以及社會各方力量共同推動標準的應用。《實施方案》在提出基本建成體現北京特色、指標水準先進、系統構成完善的節能低碳和迴圈經濟標準體系基礎上,注重標準實施和監督工作,在強化主管部門監督抽查、專項檢查和集中整治的基礎上,暢通舉報管道,鼓勵社會公眾參與對節能低碳和迴圈經濟標準實施情況的監督,逐步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社會參與的標準化共治格局,實現政府主導制定的節能低碳和迴圈經濟標準100%公開、監督執法100%覆蓋、強制性標準100%執行、推薦性標準100%鼓勵採用的目標。

選自_人民日報

訪問恒有源集團官網查看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 法律聲明
©版權 中國恒有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保留一切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