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S Logo
企業動態
Corporate News

"南方供暖"已成共識 模式存在爭議(中)

來源 時間:11/26/2015

恒有源科技發展集團(微信號:HYYESSTD)專注於淺層地能作為建築物供暖的替代能源的科研、開發和推廣。致力於原創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實現為建築物無燃燒智慧供暖(冷),大力發展地能熱冷一體化新興產業。

 

      15日開始,北京、河北、陝西等多個省市正式供暖,標誌著北方大部分地區進入了冬季供暖季。近年來,每逢供暖期,呼籲“南方集中供暖”的話題都會成為熱點。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在集中供暖的北方,不少居民仍然要忍受室內的寒冷;而在南方有些城市,90%以上的城市家庭配有取暖設備,冬天開始變得並不那麼難熬。

      有專家認為,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南北方供暖之爭”其實已經演化為“集中與分散”的供暖模式之爭。

南方:90%以上的城市家庭配有取暖設備,採暖方式多元化

      “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卻在南方被凍成了狗。”這個在網上流傳頗廣的段子,是不少北方人長期以來對南方冬天的印象。

      不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披露,調研發現,南方近年來採暖方式日趨多元化,90%以上的城市家庭配有取暖設備,具體包括蒸汽供暖、地源熱泵技術供暖,或者暖氣片、地暖、空調、油汀等家庭獨立供暖設備。當然,由於設備差異,供暖的效果不盡相同。

      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的調研報告顯示,並非所有南方城市有供暖需求,真正需要的是國家劃定的“夏熱冬冷”地區,包括上海、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四川等。這些省份冬季室溫遠低於北方城市集中供熱時的室內溫度。

      經過調查發現,上述地區近年來都陸續啟動供暖服務,規模和形式相較北方而言屬於分散型,雖然南方以分散採暖為主,但也有城市逐步探索“集中供熱”。湖北武漢在2006年啟動“冬暖夏涼”工程,通過鋪設完善的城市熱網,讓數萬戶家庭受益;2010年頒佈的《江蘇省節約能源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進行城市熱力規劃……新建的開發區和有條件的住宅區、城鎮,應當集中供熱。”

      江億說,有人呼籲南方像北方一樣集中供暖,心情可以理解,但認識上可能存在誤區。一是覺得集中供暖是“福利”、有補貼,事實上,目前北方採暖多數也是個人自費;二是認為集中供暖方便、暖和。其實,冷熱不均、環境問題都困擾著北方老百姓。更何況,南方的能源種類、氣候和生活習慣與北方截然不同。

來源_新華網

訪問恒有源集團官網查看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 法律聲明
©版權 中國恒有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保留一切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