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S Logo
企業動態
Corporate News

南京首部“地溫能開發利用總規”獲批

來源 時間:11/16/2015

恒有源科技發展集團(微信號:HYYESSTD)專注於淺層地能作為建築物供熱的替代能源的科研、開發和推廣。致力於原創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實現為建築物無燃燒供熱,大力發展地能熱冷一體化新興產業。

 

      日前,首部《南京市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總體規劃(2014-2020年)》獲南京市政府批准。按照規劃,到2020年末,全市將新增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建築應用面積約580萬平方米。

      規劃編制組專家介紹,淺層地溫能是指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形成的、蘊藏在地表以下200米範圍內的岩土體、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開發利用價值、溫度低於25℃的熱能。

      為統籌部署南京市淺層地溫能資源評價和監管工作,引導資源可持續利用,市國土局歷時2年多,終於組織編制完成了南京“地溫能開發利用總規”,並獲得南京市政府批復同意。

      本規劃適用區域範圍為南京都市區,主要包括玄武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棲霞區、雨花台區、浦口區、江寧區全部和六合區大部,以及溧水柘塘地區,區域總面積4388平方公里。

      根據規劃,未來5年,南京將以新建公共建築為重點應用對象,同時鼓勵民用住宅利用淺層地溫能資源。完成江北新區、仙林副城、東山副城、江心洲、湯山、板橋、淳化、濱江、秣陵等9個地區的淺層地溫能重點調查,詳細查明區內淺層地溫能資源分佈,為引導應用專案合理部署提供科學依據。

權威解讀:

四問南京市“地溫能開發利用”

      圍繞新出臺的首部總體規劃,結合大家關心的熱點問題,記者採訪了南京市國土局相關人士。

 

一問:為何編制“地溫能開發利用總規”?

      “大力開發利用淺層地溫能,對南京市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改善現有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戰略目標的實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南京市國土局相關人士表示,但是,南京此前的地溫能開發利用還存在規劃指導缺失、盲目開發、重建設應用輕地質評估、動態監測不到位、監管機制不健全、開發秩序不規範、支撐技術研發滯後、運營管理不完善等問題,因此迫切需要編制一部完善的地溫能開發利用總體規劃。

二問:南京地溫能“家底”有多厚?

      南京市國土局相關人士介紹,南京都市區範圍內,適宜開發利用的淺層地溫能的區域面積約3380平方公里,占都市區面積的77%。依據現有城市發展規模和技術水準估算,南京每年可采淺層地溫能資源量折合標準煤量約1009萬噸。 

      這些地溫能若全部開發利用,則相比於傳統製冷和供暖方式,每年可節約煤炭量約494萬噸,這一數值約相當於2013年南京市煤炭消耗總量的14%。節能減排效益十分可觀,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842.5萬噸,減排二氧化硫約6萬噸,減排氮氧化合物約2.1萬噸,減排懸浮質粉塵約2.8萬噸,減排灰渣35.3萬噸,節省環境治理費約13.9億元。

三問:南京地溫能開發利用現狀如何?

      “南京的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起步於2005年,最初應用在高端住宅社區,並逐步開展規模性淺層地溫能的應用嘗試和探索,建成了朗詩鐘山綠郡、南京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園和南京銀城廣場等一大批標杆性建築節能工程。”市國土局相關人士說,隨著淺層地溫能利用新技術在南京市建築節能中的大力推廣,淺層地溫能開發步伐不斷加快,應用領域迅速擴展到政府公共建築、辦公大樓、商業廣場及民用住宅等。

      據統計,截至2013年9月,南京都市區範圍在建和已經建成的地源熱泵系統應用建築專案共計122個,專案建築應用總面積約578萬平方米。公共建築專案79個,應用面積約408萬平方米;居住建築專案43個,應用面積約170萬平方米。

四問:未來地溫能開發利用有何思路?

      規劃將中心城(主城、副城)、新城以及新市鎮,且適用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的規劃建設區域,劃定為重點開發區;將鐵路、公路、地鐵等交通,水利,軍事重要設施及重要珍貴文物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禁止開發地下資源的保護區域,劃為禁止開發區;將禁止開發區、重點開發區以外的其他區域,包括生態綠地、農用地分佈區域等,劃為一般開發區。

      南京淺層地溫能資源開發主要鼓勵應用方向為建築物集中制冷供暖。優先鼓勵淺層地溫能開發應用於辦公樓、會議中心、圖書館、展覽館、體育館、文化館、商場、賓館、學校、醫院等辦公建築專案和大型公共建築專案,積極引導發展高檔民用住宅社區建築應用專案。

來源_南京日報

訪問恒有源集團官網查看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 法律聲明
©版權 中國恒有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保留一切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