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S Logo
企業動態
Corporate News

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發佈,地熱能供熱打頭陣

來源地源熱泵網 時間:5/8/2018
 
 

2018年4月21日,備受關注的《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全文正式發佈。提出到2035年,雄安新區將成為綠色低碳、資訊智能、宜居宜業、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水準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其中在雄安新區供熱系統方面重點指出科學利用地熱資源,形成多能互補的清潔供熱系統,建設清潔環保的供熱系統。

一年前的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消息,猶如平地春雷。一年之後,10個篇章、2萬多字的《綱要》一出爐即引起萬眾矚目。該《綱要》共分為十章:總體要求;構建科學合理空間佈局;塑造新時代城市風貌;打造優美自然生態環境;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提供優質共用公共服務;構建快捷高效交通網;建設綠色智慧新城;構築現代化城市安全體系;保障規劃有序有效實施。

 
因地制宜 地熱能供熱打頭陣

《綱要》描繪了新時代“未來之城”的美好前景。按照規劃要求,雄安新區優化能源結構,推進資源節約和迴圈利用,推廣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其中,雄安新區熱力供應將形成以地熱能為主的清潔供熱系統

雄安新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構建藍綠交織、和諧自然的國土空間格局,逐步形成城鄉統籌、功能完善的組團式城鄉空間結構,佈局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城市空間

《綱要》指出,新區及周邊和上游地區協同制定產業政策,實行負面清單制度,依法關停、嚴禁新建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和專案。提升傳統產業的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水準,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整治,強化綜合監管

图片1.png

對於雄安新區的熱力系統,《綱要》中有兩個小節作了重點表述。其中在第八章“建設綠色智慧新城”的第二節構建綠色市政基礎設施體系中提到,要建設清潔環保的供熱系統。科學利用地熱資源,統籌天然氣、電力、地熱、生物質等能源供給方式,形成多能互補的清潔供熱系統

《綱要》在第九章“構築現代化城市安全體系”的第四節保障能源供應安全中再次提到,科學利用區內地熱資源,綜合利用城市餘熱資源,合理利用新區周邊熱源,規劃建設區內清潔熱源和高效供熱管網,確保供熱安全

早在2017年2月,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帶領調研組赴河北雄縣調研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工作時曾指出,“雄縣模式”取得的成績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特別增強了對地熱勘探開發利用的信心。要把地熱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不是一般性的輔助手段

图片2.png

綠色發展是雄安新區的根本。《綱要》指出,雄安全面推動綠色建築設計、施工和運行,開展節能住宅建設和改造。新建政府投資及大型公共建築全面執行三星級綠色建築標準。引導選用綠色建材,開發選用當地特色的自然建材、清潔生產和更高環保認證水準的建材、舊物利用和廢棄物再生的建材,積極穩妥推廣裝配式、可迴圈利用的建築方式

“改善大氣環境品質”是《綱要》重點提及的內容。雄安新區將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終端能源消費全部為清潔能源。鞏固農村清潔取暖工程效果,實現新區散煤“清零”。根據區域大氣傳輸影響規律,在石家莊-保定-北京大氣傳輸帶上,系統治理區域大氣環境

雄安新區地熱資源豐富

“雄安新區是東部地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條件最好的地區,沒有之一。”2017年8月17日於山東東營舉行的“海利豐·2017第九屆中國國際地源熱泵行業高層論壇”上,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地熱研究室主任王貴玲如此評價

據《河北省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數據顯示,包含雄縣、安新和容城在內的河北保定地區的地熱資源稟賦位居河北之首,平原區的地熱年開採量達到2260萬平方米,開發潛力巨大

图片3.png

圖為雄安三大地熱田

記者獲悉,有“雄安第一標”之稱的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目前已經基本建成,該專案充分利用了本地區豐富的地熱資源,採用地源熱泵這種新能源形式,並結合蓄冷蓄熱技術,實現建築物供暖(冷)總能耗的60%以上為淺層地能,與傳統空調相比,其運行更加經濟節能、綠色環保

中石化新星公司新能源研究院院長劉金俠告訴記者,“雄安新區地熱能豐富,特別是有大型岩溶熱儲,在世界上都屬罕見。”業內人士表示,雄安新區地熱資源的廣泛應用,將對大氣污染治理、對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雄安新區充分利用地熱資源,可實現實現冬季採暖“近零碳排放”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地熱研究室主任王貴玲介紹,雄安新區內地熱資源豐富,水熱型地熱資源量1.28×10^17kJ,折合標準煤43.6億噸,其中可開採資源量2.3×10^16KJ,折合標準煤7.84億噸,可滿足3000萬平方米的建築物供暖需求,是雄安新區國際標準、高點定位建設的資源基礎

記者瞭解,雄安新區分佈有牛駝鎮、高陽和容城三大地熱田,地熱田分佈面積為500.81km²,目前資源開發利用量僅占可采資源總量的6%,潛力巨大。其中,牛駝鎮地熱田和容城地熱田以基岩熱儲為主,高陽地熱田館陶組和基岩熱儲均有分佈。全區普遍適於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初步評估年可開採量折合標準煤400萬噸,可滿足約1億平方米建築物供暖、製冷需要

以雄縣模式帶動雄安模式

2017年2月9日,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帶領調研組赴河北雄縣調研清潔取暖和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工作指出,“大力推廣‘雄縣模式’,加強地熱能在清潔供暖領域的應用。

“雄縣模式”由來已久。2009年,雄縣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旗下的新星石油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地熱開發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雄縣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2014年2月,“雄縣模式”在全國首次地熱工作會議上正式推廣。國家能源局指出,“雄縣模式”技術上成熟、經濟上可行,可推廣、可複製

中石化在河北雄縣,經過8年的建設,建成供暖能力450萬平方米,城區基本實現了地熱集中供熱全覆蓋,成為我國第一個“無煙城”,雄縣也成為我國地熱供暖的試驗田和推廣複製的範本

“雄縣模式”成功的核心在於“四個統一”,即統一政策、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開發。基於“雄縣模式”的成功經驗,“十三五”期間,中國石化計畫在全國範圍內打造20座地熱開發無煙城

關於“雄縣模式”發展思路,中國地源熱泵產業聯盟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曹耀峰院士早在2017年4月於山東德州召開的產業聯盟理事工作會議上曾闡述“打造地熱供暖的‘雄縣模式’升級版”的發展思路,即區域升級“雄縣模式”,從縣城向中心城和農村兩個方向延伸;技術升級“雄縣模式”,加快實現技術層面的革新、升級,打造“地熱+多種清潔能源” 供應模式;管理升級“雄縣模式”

图片4.png

圖為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專案採用地源熱泵供暖

新形勢下,如何打造雄縣地熱開發利用的升級版,以更好地服務於雄安新區的建設是一個重要課題。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產業發展所副所長羅佐縣博士也給出了記者答案:首先是中深層地熱與淺層地熱開發利用的齊頭並進;其次是城鄉地熱利用齊頭並進;再次是地熱與其他清潔能源的利用齊頭並進;最後是堅持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與資源保護齊頭並進

雄安地熱下一步工作思路

地熱資源評價作為前期工作,目前雄安新區地熱清潔能源調查評價工作已經作為雄安地質勘查的重要任務由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牽頭進行。根據階段性目標任務開展重點區淺層地熱能調查,進行資源潛力評價,開展雄安新區淺層地熱能適宜性分區,提出區域淺層地熱能高效開發利用模式,率先完成啟動區淺層地溫能評價與規劃工作

雄安新區的地熱資源具有埋藏淺、溫度高、水質好、易回灌等特點,其核心區均為地下水源熱泵和地埋管熱泵適宜性好區和適宜性中區。就水熱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而言,王貴玲介紹,雄縣為開發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區,安新和容城開發利用程度較低,具有巨大的開採潛力

图片5.png

關於雄安新區地熱能開發利用思路,王貴玲建議,區內公用建築,建議使用淺層地熱能;居民區建築物供暖,應以開發深部岩溶地下熱水資源為主;鄉村應積極推廣應用淺層地熱能供暖、製冷;城鄉結合帶宜開發淺部砂岩型地下熱水資源,用於溫泉療養、種植養殖及供暖等

根據發展規劃,王貴玲表示,雄安新區將形成地熱三大產業,包括淺層地熱能高效利用產業、地熱供暖產業、地熱綜合利用產業。關於雄安新區地熱工作部署安排,王貴玲表示,雄安新區將開展淺層地溫能資源調查評價、容城地熱田整裝勘查、雄縣地熱田整裝勘查、高陽地熱田整裝勘查、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及科學利用示範等

就地熱專項研究而言,王貴玲透露,2018-2020年,將開展容城地熱田水熱活動特徵研究、容城地熱田成因機制研究、第二空間地熱資源探測與遠景區評價、高陽地熱田深部岩溶熱儲地球化學特徵研究、高陽地熱田水熱型地熱高效開發換熱技術研究、雄縣地熱田中深層地熱資源規模化開發的環境地質監測及評價等專項研究

王貴玲還向記者介紹,雄安新區還將規劃建設地熱能示範基地。根據規劃,2019年將完成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示範基地建設;2020年將完成采灌均衡下地熱水資源開發利用示範基地建設和深部第二空間地熱資源探測示範

新時代,是大展宏圖、創造奇跡的時代。探索新型城市發展之路的雄安,必將為中國和世界奉獻一個“地熱能開發利用全球樣板”。(文/代海雷)

轉自_地源熱泵網

2017-3-9微信二维码 拷贝.jpg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 法律聲明
©版權 中國恒有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保留一切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