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S Logo
企業動態
Corporate News

中石化將再造20座無煙城 地熱將成我國非化石能源增量主力

來源 時間:1/5/2017

恒有源科技發展集團(微信號:HYYESSTD)專注於淺層地能作為建築物供暖的替代能源的科研、開發和推廣。致力於原創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實現為建築物無燃燒智慧供暖(冷),大力發展地能熱冷一體化新興產業。

      11月17日,“第240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2016年中國地熱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透露,我國已建立較完善的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體系,地熱直接利用居世界首位。到2020年,我國地熱供暖、製冷面積將達16億平方米,累計實現地熱發電裝機容量53萬千瓦時,可實現替代標煤721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77億噸,這對我國調整能源結構、節能減排、改善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隨著“雄縣模式”的成功推進,中國石化“十三五”期間將在全國再打造20座無煙城。

      本次論壇邀請了近30位院士,吸引700位業內人士齊參加。中國工程院院士,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國際地熱協會主席亞曆山大•裏克特出席論壇開幕式。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仰哲,河北省副省長張傑輝,中國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學部主任孫永福,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總經理戴厚良為論壇致辭。

中石化將再造20座無煙城 地熱將成我國非化石能源增量主力

中國地熱資源直接利用居世界之首

      地熱能是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我國地熱資源豐富,資源量約占全球地熱資源的六分之一。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仰哲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並致力於推動能源轉型變革,確立了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目標: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20%左右。2016年我國首次編制了地熱產業發展規劃,即《國家“十三五”地熱能發展規劃》,這必將促進地熱資源的優質高效開發,在我國能源結構轉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學部主任孫永福在論壇上表示,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面對經濟增速換擋、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新常態,必須著力改變以煤炭為主的傳統能源利用方式,大力發展綠色清潔能源,逐步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推動人類社會文明實現持續穩步發展。地熱作為非化石能源的重要資源之一,具有儲量大、分佈廣、穩定性好、用途廣泛、可迴圈利用等特點,且不受季節、氣候、晝夜變化等外界因素干擾,開發利用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中國石化領跑全國常規地熱開發

      中國石化已成為國內最大常規地熱資源開發利用企業。近年來,中國石化積極實踐綠色低碳發展戰略,把發展地熱產業提升到戰略層面來規劃和推進,形成了多井集輸、梯級換熱、綜合利用、尾水淨化和采灌結合等地熱資源開發應用技術體系,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地熱供暖CDM方法學,實現了地熱產業的快速發展。

      對此,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總經理戴厚良在開幕式上表示,綠色低碳、節能環保已成為時代潮流,優化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各界共識。中國石化積極踐行綠色發展戰略,經過多年努力,在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

      目前,我國地熱開發利用尚處於起步階段,作為國內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最大企業,中國石化將以此為契機,交流創新,碰撞智慧,為推進中國地熱產業的健康發展,促進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建設美麗中國做出積極貢獻。

“十三五”期間將再造20座無煙城

      中國石化地熱產業目前已遍佈全國16個省市區,地熱供暖能力達4000萬平方米,占全國常規地熱供暖的40%,年可替代標煤11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00萬噸。中國石化還成功打造了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雄縣模式”。具瞭解,雄縣已建成供暖能力450萬平方米,成為我國第一個“無煙城”。以“雄縣模式”為引領,中國石化已在河北省15個市(縣)區發展地熱供暖面積1500萬平方米。“十三五”期間,中國石化地熱開發將打造“20座無煙城”,實現新增供暖、製冷面積1億平方米。

源自_環球時報

訪問恒有源集團官網查看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 法律聲明
©版權 中國恒有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保留一切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