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S Logo
企業動態
Corporate News

深層地熱“燃”起來(下)

來源 時間:12/2/2016

恒有源科技發展集團(微信號:HYYESSTD)專注於淺層地能作為建築物供暖的替代能源的科研、開發和推廣。致力於原創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實現為建築物無燃燒智慧供暖(冷),大力發展地能熱冷一體化新興產業。

 

      目前我國地熱直接利用居世界首位,近三年來,地熱供暖面積每年新增約1億平方米。截至“十二五”末,全國淺層地熱能供暖、製冷面積達到3.92億平方米,中深層地熱供暖面積達到1.02億平方米,年可實現替代標煤2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920萬噸,地熱已成為我國可再生能源家族中的重要一員。在地熱直接利用中,淺層地熱供暖占58%,中深層地熱供暖占19%,溫泉洗浴僅占18%,中國地熱開發的能源性、技術性更加突出。

      “目前,中國地熱開發利用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系列技術,整體處於世界先進水準,還培育湧現出了以中國石化(5.220, 0.08, 1.56%)為代表的一大批技術領先、實力過硬的地熱開發利用企業。”在孫永福看來,中國地熱發展已經取得了全方位的成績。

      資料顯示,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技術是一門多學科的綜合技術,我國已形成資源勘查與評價、鑽井成井工藝、尾水回灌、梯級利用、高效運營、保溫與換熱、防腐防垢等較為完善的技術體系,很好地指導了我國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實踐。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總經理戴厚良表示,中國石化已成為國內最大常規地熱資源開發利用企業,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地熱供暖CDM方法學。目前,中國石化地熱開發區域擴展到14個省市,地熱供暖面積超過4000萬平方米。

京津冀將成地熱發展“主陣地”

      “雄縣現場會後,能源局啟動了地熱能開發利用的‘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在國家層面編制地熱能發展規劃還是第一次,這也意味著‘十三五’時期,國家將地熱能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將全方位推進地熱能發展。”李仰哲表示。

      數據顯示,我國地熱資源豐富,資源量約占全球地熱資源的六分之一。其中,淺層地熱能資源量相當於95億噸標煤;中低溫地熱資源量13700億噸標準煤;幹熱岩(3公里至10公里內)資源量860萬億噸標煤,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記者獲悉,在下一步發展中,京津冀地區將成為“十三五”期間我國發展地熱的主陣地。該地區每年可開發利用的地熱熱量折合標準煤3.43億噸,相當於京津冀2014年燃煤消耗總量的94%,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8.18億噸。截至2015年底,該地區已形成年利用地熱供暖製冷面積13000萬平方米,實現年替代標煤38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980萬噸。培育了中國石化新星公司、北京地礦局、天津地熱院等一批有實力的地熱勘察開發利用企業,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地熱勘察開發利用技術體系,具備了加快發展的基礎。

      根據國家《地熱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徵求意見稿),該地區將新增地熱供暖製冷面積3.1億平方米,到2020年,累計實現地熱供暖製冷面積4.4億平方米,年可替代標煤128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460萬噸。

      “‘十三五’期間,要因地制宜地推動多種形式地熱能的開發利用。”李仰哲透露,在中深層地熱資源豐富的京津冀地區,大力推廣地熱替代燃煤供暖,促進京津冀地區壓減煤炭消費,改善區域大氣環境。在冬季供熱需求增長較快的長三角等南方地區大力推廣淺層地熱能供暖製冷工程。在西藏,尤其是藏南地區,高溫地熱資源豐富,重點發展高溫地熱發電,並且利用地熱發電的尾水用於居民供暖。在東部中低溫地熱資源較好的地方開展中低溫地熱發電的示範。

源自_經濟日報

訪問恒有源集團官網查看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 法律聲明
©版權 中國恒有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保留一切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