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有源科技發展集團(微信號:HYYESSTD)專注於淺層地能作為建築物供暖的替代能源的科研、開發和推廣。致力於原創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實現為建築物無燃燒智慧供暖(冷),大力發展地能熱冷一體化新興產業。
接上
國家級幹熱岩開發試驗遇尷尬
“幹熱岩發電研究在世界範圍已經有40年的時間,迄今實現了11.2兆瓦的總裝機容量,但真正的幹熱岩開發尚未完全成功。”多吉坦言,“新技術再前沿,其研發除了客觀性和科學性以外,必須考慮經濟性和技術的可行性。”
“另外,我們對於幹熱岩的基本認識還有待改進。”多吉認為,目前,大家對於幹熱岩的分佈、形成、經濟意義等認識並不明確。“幹熱岩分佈在哪里,到底是在東部多還是西部多;哪些地方最需要幹熱岩資源。對於這些規律,我們的理論認識不足。”
2015年5月21日,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首個幹熱岩科學鑽探深井在福建省漳州龍海市東泗鄉清泉林場開鑽,計畫鑽深4000米,標誌著國家級幹熱岩試驗正式開張。
然而,鄭克棪認為,中國第一口幹熱岩科學鑽探深井不夠科學。該井口徑太小,“不足8寸半,沒有達到壓裂的要求。且鑽機小了點,與國際上的幹熱岩鑽機相比沒有井臺板下麵的操作空間。”
中國地質調查局同時在黑龍江省五大連池也開始了幹熱岩鑽探,那麼那裏的火山區有幹熱岩嗎?鄭克棪認為,雖然地處“16處幹熱岩靶區”之一,但是有火山噴發並不等於有熱源。
冰島洋中脊玄武岩,是世界唯一的岩漿鑽探幹熱岩。“它的岩漿在4500米深的溫度達到450度,地面井口壓力4~8兆帕,單井發電潛力36兆瓦,這是世界上溫度最高的可用幹熱岩,從火山岩性質來看,五大連池絕沒有這樣的條件。”鄭克棪說。
中深層地熱利用在探索中前進
迎難而上、解決難題,是技術開發的可貴之處。目前,在中深層地熱技術研發中,“地熱資源富集理論與大熱田預測”“地熱儲回灌增強技術與可持續開發利用”“深部地熱儲探測技術與找熱應用”是中科院地熱研究中心關於地熱能的重點研究方向。
關於大型地熱田預測,華北等地區,廣泛分佈大型岩溶地熱儲,全國三分之一的地區都不同程度存在這種寶貴的地熱資源,具有重要開發利用價值。
地熱儲回灌增強與可持續開發利用技術應用最好的範例就是河北雄縣,雄縣的岩溶熱儲條件非常有利,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研究員龐忠和介紹,雄縣利用了該研究中心研發的回灌技術。“為了建立一個好的回灌模式需要做很多工作。這種岩溶熱儲,從全世界範圍來看,我們國家是非常獨特的。”
雄縣最大的亮點是實現了規模化利用和百分之百的回灌,在取熱過程中雖然取了水,但取熱之後的尾水又灌回熱儲層裏去。“雄縣回灌率達到百分之百,之前該地熱田水位下降非常快,通過回灌實現了水位基本穩定。”龐忠和說,到目前為止的實踐表明,雄縣模式還是很成功的。
找熱技術是一切地熱開發的前提,“微動技術、電磁法,這些方法在找熱過程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時能和土壤氡氣有更好的結合,放射性也考慮進來了。在隱伏岩溶地區找熱方面取得了成功”龐忠和說。
大地熱流測量在地熱資源評價中非常重要。“最近一些進展都是在特殊的情況下進行的,比如沒有鑽孔,我們就利用湖底下沉積物做熱流測量。這個過去做得比較少,但是在有些地方沒有辦法,只能這樣做。”龐忠和說。
隨著中深層地熱開發專案增多,熱儲工程是一個大問題。“這個學科過去比較薄弱,我們想在這個方面著力加強熱儲模擬技術。”龐忠和在介紹中深層地熱技術前景時說。“在中國北方利用淺層地熱單純供暖,必然存在熱不平衡問題,地層需要補熱,一個直接的辦法就是用中深層熱來補充淺層熱。另外,井-儲結合的增強換熱,也是未來需要發展的關鍵技術。”
中國經濟新聞網
訪問恒有源集團官網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