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S Logo
企業動態
Corporate News

霧霾天燃煤貢獻大倒逼能源結構做調整

來源 時間:5/16/2016

恒有源科技發展集團(微信號:HYYESSTD)專注於淺層地能作為建築物供暖的替代能源的科研、開發和推廣。致力於原創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實現為建築物無燃燒智慧供暖(冷),大力發展地能熱冷一體化新興產業。

 

      2015年的冬天有幾個關鍵字,敲打著人們的視線。一個是厄爾尼諾帶來的“暖冬”,一個是跟隨供暖季而來的“霧霾”。

      截至發稿時,北京地區因為重污染天氣已經發佈了兩次紅色預警。氣象和環保部門會商後給出的原因是,不利的氣象條件和污染物排放都逃不了干係。

      有人說,大氣污染治理,需要人努力,也離不開天幫忙。怎奈天幫忙吹走了你上方的霧霾,它卻到下一站來找我。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人再努努力,從污染物的源頭,也就是排放開始努力。更簡單的說,要從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上再努努力。

“紅警”的源頭是黑煤

      12月19日,北京正式啟動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這已是今年以來北京第二次進入“紅警”模式。“紅警”模式下,機動車單雙號限行、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這是老百姓關係最密切的幾件事;其實,此時很多工廠也進入了限產或停產狀態,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將原本積累到較高濃度的污染物,不再因為本地污染源的排放而愈演愈烈。根據數值模擬評估結果,此次北京紅色預警應急措施對污染物的減排量約30%左右,周邊省份綜合應急措施對污染物的減排量約25%左右。

      儘管應急措施對污染物減排的效果顯現,但污染物減排的根本還在源頭。據環境保護部衛星遙感監測結果顯示,12月2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灰霾面積為66萬平方公里,重霾面積達到56萬平方公里。環保部研判,從來源成因分析,北京地區重污染的主要貢獻源是燃煤,特別是原煤散燒。在20~21日二次轉化過程逐漸加劇,加重了PM2.5的污染。

      本次“紅警”前幾日,環保部曾發佈華北22個城市(區)的環保綜合督查結果。通報指出,由於規劃佈局不合理,“一鋼獨大”、“一煤獨大”等現象在北方地區一些城市比較普遍。數據則顯示,除北京、天津外,華北地區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近90%,遠超過全國平均水準。

      在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煤炭使用對中國大氣污染的貢獻》報告曾指出,從1980年至今的30餘年內,煤炭占中國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量的比重一直在70%左右,遠高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20%左右的水準。伴隨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煤炭使用量急劇增加,從2000年的14億噸增長到2012年的35億噸,十二年間增加2.5倍。2013年,中國每天消費量占全球煤炭消費總量的50.3%,分別是美國和歐盟的4.2倍和6.7倍。

      與此同時,中國石油、天然氣等其他化石能源資源相對貧乏,人均資源量僅為世界水準的7.7%和7.1%;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發展潛力巨大,但大規模應用亟待解決配套技術問題。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煤炭消費仍將在中國能源結構中佔據主要地位。

      一方面,煤炭支撐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另一方面,高污染高碳的煤炭消費帶來了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公眾健康和溫室氣體問題。《中國氣候公報》統計數據顯示,伴隨煤炭消費總量變化,由大氣污染導致的全國年均灰霾日數明顯增加。2003年以前,中國年均灰霾日數均低於常年值9天,2013年這一數字達到了36天,全國範圍內有20多個省(區、市)出現持續性灰霾。中國煤炭消費的分佈、結構及技術水準等因素正在加劇區域大氣污染的問題。

源頭減排是治本之策

      環保部門根據線上來源的初步解析,將整個華北區域近期重污染過程最主要的來源,鎖定為原煤燃燒和工業排放。

 

      作為中國主要的一次能源,煤炭與大量的工業生產相依相伴。來自工業的污染源,也是中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粉塵排放量貢獻最大的一類源。以產生同樣多能量計算,與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品種相比,煤炭會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汞等重金屬和二氧化碳等大氣污染物。

      值得關注的是,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是中國煤炭消費量最大的工業行業,其煤炭消費量占全國工業行業煤炭消費量的56%,但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水準高於其他行業。

      相比之下,供暖季節的散煤取暖排放的污染物卻觸目驚心。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郝吉明曾估算,平房取暖,一頓燃煤的污染比電場裏十五噸燃煤的污染還多。他認為,由於排放高度較低,且污染缺乏治理措施,民用燃煤對周邊環境可能造成直接污染,如果居民使用的還是低質散煤,其影響更大。

      煤價便宜,是農村大量使用燃煤,特別是燃劣質煤的主要原因。近期,環保部公佈隨機抽樣檢測結果,北京市在售散煤煤質超標率為22.2%,天津市超標率為26.7%,河北省唐山、廊坊、保定、滄州4市平均超標率為37.5%。此外,部分縣區在售散煤煤質較差,天津市濱海新區4個售煤點煤樣中,全硫最高的達到2.1%,平均值也高達1.13%;廊坊市香河縣向營煤場、唐山市灤縣愛生煤場在售散煤灰分均高達30%以上。

      煤質超標,主要在於含硫量、灰分超標。這樣的煤燃燒後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不僅是形成PM2.5的前體物之一,其排放到空氣中會對人的呼吸道造成傷害,嚴重的情況下會形成酸雨。顯然,“燃煤賬”絕不僅僅是經濟賬,還應算一筆環保賬。

      不少環保專家指出,持續、大範圍的霧霾已為城市未來發展模式敲響警鐘。從長計議,空氣品質的改善遠不能靠臨時停產、限產幾個企業實現,根本還在於調整產業和能源結構,從源頭減排才能治本。

倒逼能源結構做調整

      2012年5月,北京發佈的《加快壓減燃煤促進空氣品質改善的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在原“十二五”規劃燃煤總量削減到2000萬噸的基礎上,進一步削減到1500萬噸,相當於五年累計削減燃煤總量1135萬噸。到2020年,全市燃煤總量再削減500萬噸,進一步降至1000萬噸以內。

      據瞭解,北京市城區大型燃煤集中供熱鍋爐房都基本改成燒燃氣。其實,北京市的“煤改氣”工作奧運會前就已開始,近幾年供熱能源調整步伐更明顯加快。

      “煤改氣”是唯一選擇嗎?天然氣雖是清潔能源,但受制於氣源不足。因此,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工程技術學院鄭秀華教授認為,在能源緊張和環境面臨嚴峻挑戰的情勢之下,地熱能源等非化石能源應該在能源消費結構中擁有更多的空間。

      “環境問題正在倒逼人們去重視清潔能源的利用。以地熱能源為例,本身沒有什麼污染,需要使用電能,但比普通空調節能很多。”她表示,只要科學規劃,科學設計,科學實施,地熱能源可以擁有良好的前景。

 

      相較於發展迅猛的風電、光伏,地熱能源在中國的發展一直默默無聞。直到2014年,中國淺層地熱能源應用迎來發展小高潮。國土資源部也開始加強地熱資源勘探任務,積極為“十三五”和今後的地熱資源的應用做準備。

      據瞭解,2014年華北地區出現首個地熱供暖代替燃煤的無煙城——雄縣。該縣地熱集中供暖面積240萬平方米,占集中供暖面積的90%。此外,南方地區,也開始利用淺層地熱能源、中低溫地熱資源,打造分佈式地熱供暖、製冷系統,為南方冬季供暖、夏季製冷提供解決方案。

      “地熱能源分高溫、中溫和低溫。有水且溫度在150攝氏度以上的為高溫地熱,可用於發電;90~150攝氏度的為中溫地熱,也可用於發電,但目前發電效率不高;25~90攝氏度以下的是低溫地熱,主要用於供暖、洗浴、養殖(大棚養殖、農業養殖、漁業養殖)等梯級利用。”

      此外,鄭秀華告訴記者,還有一種地熱被稱為“就在你的腳下”。她解釋說,地面向下1~1.5米左右,溫度就不會低於零度了(即不凍層),15~30米為恒溫帶,溫度接近或比該地區年平均溫度高出一兩度。比如,北京年平均溫度能夠達到13攝氏度,那麼,地下幾十米的溫度就在15攝氏度左右。地面和地下幾十米處的溫差,為地熱能源冬季供暖或夏季製冷提供了良好的冷熱源。而且,這種地熱能源不受地域限制,在南方、北方都可以利用。

      霧霾一次又一次的“圍城”而來,嚴重程度遠超過人們的想像。污染源的明晰,正在倒逼能源消費結構做出調整。環保部明確表示,將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大力發展水電、地熱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

      據悉,為推動行業發展,編制“十三五”國家能源發展規劃,國家能源局已委託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業委員會進行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產業發展研究。初步結論是,“十三五”期間,新增完成地熱供暖面積9.5億平方米,其中地源熱泵新增7億平方米。

源自_《中國地能》雜誌

訪問恒有源集團官網查看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 法律聲明
©版權 中國恒有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保留一切版權。